1.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强度范围叫作( )。
A.感觉阈限
B.感受性
C.统觉团
D.最近发展区
2.根据某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所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是一种( )。
A.天花板效应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3.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再学习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类型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4.“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动机( )。
A.内部动机
B.社会交往动机
C.外部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5.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
A.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认识发展的主体
B.是教育的客体
C.是认识的主体
D.是学习的主人
2.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4.下列哪一概念不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 )。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C.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D.动力定型
- 答案及解析:
- 1.【答案】A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感觉阈限的含义。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故答案选A。
- 2.【答案】B 【解析】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的依据的心理现象。故答案选B。
- 3.【答案】B 【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正方形属于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是下位学习。故答案选B。
- 4.【答案】A 【解析】“乐之”即指学生学习的兴趣,即内部动机。故答案选A。
- 5.【答案】A 【解析】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因此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的客体;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主体性,因此学生也是认识发展的主体。故答案选A。
- 2.【答案】A 【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体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故答案选A。
-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巴甫洛夫的观点。操作性条件反射式斯金纳提出的。因此选A。考生比较陌生的是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指一种由固定程序的条件作用建立的暂时联系系统,即条件反射系统。动力定型又称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也是巴甫洛夫提出的。故答案选A。